• <optgroup id="w8ykc"><object id="w8ykc"></object></optgroup>
    <strong id="w8ykc"></strong>
  • 宿州市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

    訪問次數: 2976        作者: ahjgbzw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22-07-05

    [字體: ]

       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,統籌推進鄉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,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工程。作為鄉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“前哨戰”“試驗田”,自2021年5月該市4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獲批以來,全市上下高度重視,組織推進一抓到底,為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改革經驗。

        (一)強化賦權增能,擴大鄉鎮管理服務權限

        立足經濟發達鎮需要,重點強化發展產業經濟、提供公共服務、加強社會管理和城鎮規劃建設等職能,平均賦權75項,涉及發改委、自然資源規劃局、住建局、市場監管局等13家縣區直部門,有力促進經濟發達鎮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
        一是依法依規下放。明確“簡政放權、宜放則放”“職權法定、依規下放”“規范高效、權責一致”賦權原則,深入分析研判,宏觀把握,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夠有效承接的縣級管理服務權限,以及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勞動就業、社會保障、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事項,合法合規穩妥地賦予經濟發達鎮。

        二是突出放準接穩。堅持需求導向,具體賦權事項充分考慮經濟發達鎮的實際需求和承接能力,逐條逐項征求意見,有效避免出現“想要的權力要不到”“賦予的權力不想要”等情況。建立并公布經濟發達鎮賦權事項清單,分委托、授權兩種方式明晰縣級部門和經濟發達鎮職責邊界,明確權力下放后的運行程序、規則和權責關系,健全事項規范運行監管措施,有力杜絕“踢皮球”“推諉扯皮”等現象,確保“接得住”“接得穩”。

        三是確保管好用活。賦權工作絕不是“一賦了之”,加強后續跟蹤問效工作尤為重要。賦權事項清單公布實施后,賦權主體雙方嚴格依照清單履行相關職責,結合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及優化鄉鎮清單厘清縣鄉職責邊界工作,動態調整經濟發達鎮賦權事項清單。定期集中開展經濟發達鎮賦權事項運行情況評估,不斷優化賦權事項清單,進一步保障經濟發達鎮發展需求。

        (二)規范機構設置,構建簡約精干組織架構

        以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為著力點,統籌調整優化經濟發達鎮機構設置,更加突出基層工作特點和便民服務需要,使各類機構在服務保障群眾需求上有更大作為。

        一是推動重心下移。堅持“優化、協同、高效”原則,綜合考慮經濟發達鎮常住人口多、城鎮化率高、經濟實力強等特點,結合賦權情況,統籌黨委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設置,將原鄉鎮所屬機構及縣直部門設在鄉鎮的機構和職責進行優化整合,設置10個綜合性機構,重點強化基層黨建、綜合治理、鄉村振興、為民服務、綜合執法等方面職能。除公安、司法、市場監管、自然資源規劃等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實行派駐體制的機構外,其他“七站八所”全部下沉至鄉鎮管理,人員根據工作性質轉隸至相關綜合性機構,初步形成“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”的工作局面。

        二是推進便民服務。為更好地服務群眾,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,有關縣區高起點規劃、高標準建設便民服務大廳,各經濟發達鎮均組建為民服務中心,建立和完善適應基層實際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,實行“馬上辦、網上辦、就近辦、一次辦”,實現“一站式服務”“一門式辦理”。通過延伸服務鏈,實行村級線下代辦服務,明確代辦服務內容和事項,圍繞“皖事通”和“安徽政務服務平臺”推廣開展線上幫辦服務,及時有效的向群眾提供政策宣傳、互助幫扶、證照代辦、糾紛調解、民政救助、醫保繳納等多項服務,基本實現“辦事不出村”的為民服務目標。

        三是實行綜合執法。推動有關縣區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鄉鎮延伸和下沉,各經濟發達鎮均組建綜合行政執法大隊,代表鎮政府履行明確賦予或委托的行政執法職責。強化經濟發達鎮黨委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職責,建立健全鎮執法大隊與區縣級部門執法協作機制,加強執法監督,改進執法方式,逐步構建起權責明晰、簡約高效、運轉協調、執法有力的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體制。積極取得執法資格,2021年9月省司法廳通過考試途徑,授予蕭縣各鄉鎮執法資格人員120名、靈璧縣438名,執法證件的種類明確為“鄉鎮綜合”,其他縣區也在積極申請取得執法資格。

        (三)完善改革配套,增強改革發展內生動力

        為切實增強經濟發達鎮發展內生動力,將經濟發達鎮發展納入全市發展戰略,在機構編制、財政資金、產業項目、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,匯聚全市之力推進經濟發達鎮建設。

        一是加強編制保障。推進機構編制資源下沉,本次改革下放縣區管理事業單位29個,推動縣區層面下沉行政編制10名、事業編制127名,合計轉隸下沉工作人員163人,進一步充實了鄉鎮工作力量,使基層干部有更多精力和時間,更高質量地服務人民群眾。為節約和控制行政成本,提高行政效能,有關縣區積極探索市場化用人方式,通過開展鄉村振興專干招聘、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方式,補充經濟發達鎮人員工作力量,增強工作斗志。

        二是完善財政體制。提升經濟發達鎮“造血能力”,在賦予經濟發達鎮更多事權的同時,調整縣區政府和經濟發達鎮的財政分配關系,上級政府對下放到經濟發達鎮的事權配套給予財力支持,通過稅收、非稅收入、土地出讓金等方面凈收益返還形式,增強經濟發達鎮發展動力和底氣。

        三是加大項目支持力度。統籌利用歷史文化名鎮、特色小鎮、農業產業強鎮等品牌,爭取市縣發展改革、自然資源規劃、城鄉建設、文化旅游、農林水利、科技環保等部門項目支持,打捆利用規劃、土地、建設、金融等政策,發揮改革疊加作用。2022年符離鎮列入埇橋區重點項目共30個,年度計劃投資24.37億元,涉及數字文化旅游項目、棚戶區改造項目等;蕭縣圣泉鎮以循環園區為抓手,擴大企業規模,加快產業項目發展,經濟發達鎮創建工作啟動以來4個項目列入市縣重點項目庫;靈璧縣漁溝鎮依托文化旅游優勢,靈璧磬云山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等4個項目列入市縣重點項目庫;泗縣大莊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,2021年以來先后新建道路13條、提升改造道路4條,東風、萬安2個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通過省級驗收,進一步提升了發展質量。

    鸡巴用力操刘涛
  • <optgroup id="w8ykc"><object id="w8ykc"></object></optgroup>
    <strong id="w8ykc"></strong>